山东栖霞市召开加快工业发展暨招商引资动员大会

来源:中国民生新闻网(中广音视)    作者:李志超     >    发布时间:2023-02-17    
    本网讯 近日,栖霞市召开加快工业发展暨招商引资动员大会。市委书记包华出席会议并讲话,市委副书记、市长赵永刚主持会议。
 
 
    包华指出,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,是栖霞振兴县域经济的必由之路。要全面总结突破工业以来取得的阶段性成效,坚定加快工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。去年以来,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认真落实全省加力提速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,积极践行“四市定位”要求,围绕做强工业经济,统一了思想共识、明确了方向路径、完善了政策配套、做实了平台载体、培植了项目支撑,在推进“工业强市”上凝聚起强大合力、开创了良好局面。同时要清醒认识到,栖霞的工业发展才刚刚起步,只是破题远未破局,仍存在规模小、产业散、竞争弱、贡献低等问题和短板,突破工业任重道远,必须保持加快工业发展的定力和韧劲。
    包华强调,要全力做优存量,坚持抓技改、促转型,加大企业技改扶持力度,加快新旧动能转换;坚持抓增资、扩产能,大力推进“个转企、小升规、规改股、股上市”,力促企业做大做强;坚持抓整合、增效益,加快“腾笼换鸟”,全面提升亩均产值、亩均税收;坚持抓营销、拓市场,推动供需双方线上携手、线下对接,助力企业抢订单、抢市场;坚持抓管理、降成本,打造一支有情怀、有抱负、懂经营、善管理的企业家队伍,引进先进管理理念、现代管理模式、优秀管理人才,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。要全力做大增量,加大科技创新,强化数字赋能,为栖霞工业高质量发展插上“数字”和“创新”两只翅膀;要培强主导产业,围绕集中培育6个重点产业,着力在“建链”上下功夫、在“延链”上求突破、在“强链”上增优势、在“补链”上做文章,切实构筑栖霞发展新支撑。
 
    包华指出,招商引资是突破工业经济关键中的关键、是“牛鼻子”,要汇聚全市力量集中突破招商引资,做强加快工业发展的动能和支持。要解放思想,坚持对内激活、对外开放、对上争取、对下放开,坚决冲破一切影响招商引资的思想壁垒、体制弊端、行为方式,真正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招商引资的大突破。要压实责任,招商引资人人受益、人人有责,领导干部要以上率下、“链长”“链办”要全力以赴、镇街部门要尽心尽力,充分调动保护好各级干部、各个层面的招商积极性,努力在质效双优项目招引上取得突破性进展。要明确方向,坚持“产业聚焦、区域明确、重点突出”,锚定产业链招大引强,聚焦产业高地精准施策,严把“亩均效益”关口,形成项目引进“铺天盖地”“顶天立地”的生动局面。要注重实效,树牢互惠互利、吃亏是福、引育并重的观念,用好精准招商、顾问招商、以商招商、园区招商、小分队招商等方式方法,积极走出去、引进来,牢牢把握招商引资工作的主动权。要优化环境,大力倡导优质服务理念,始终亲商重商、优化政务环境,坚持诚信为本、打造信用环境,做到公平公正、建设法治环境,坚决守牢底线、营造安全环境,以硬措施改善软环境,让客商投资放心、发展安心、生活舒心。包华就当前做好安全生产、社会稳定、森林防火、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作了强调。
 
    包华表示,今年是突破工业经济三年行动的第二年,也是攻坚突破、快见成效的一年。全市上下要切实树牢“工业强市”的理念,坚定信心、保持恒心,聚精会神、强力推进,以突破工业的苦干实干和实际成效,扛牢对栖霞的使命担当,打下支撑栖霞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。
    赵永刚在主持会议时强调,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此次会议精神,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工业强市“主旋律”上来,按照“1+2+N”发展格局,做优做强六大产业链,坚决打赢工业发展和招商引资“攻坚突破战”。要凝聚共识,攻坚突破。坚持制造业当家,提升传统产业、培育新兴产业,全面促成产业集群;要抓好项目开复工,全力解决堵点问题,确保项目一季度按期复工建设;要开展“大招商、招大商”活动,积极“走出去、引进来”,携手企业共赢发展。要定标明责,务求实效。聚焦泰和下游应用产业、苹果高质量发展,组建工作小组,卡实责任、挂图作战,确保项目早落地快见效;要制定出台“飞地经济”政策,依托产业园区,培大引强龙头企业,吸引上下游企业向园区集聚;企业家要坚定信心、主动作为,敢闯市场、敢抢订单、敢建项目,全面融入栖霞高质量发展。要强化保障,做优环境。立足19条现有产业扶持政策,建立健全兑现奖励机制,做实服务企业专员制度,保障各项惠企政策高效直达,全面释放招商引资“洼地效应”。要守好底线,筑牢防线。深入贯彻落实全省疫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精神,以“时时放心不下”的责任感,把底线工作抓紧抓实。
会上,市委常委、副市长孙永刚通报了全市工业经济运行和招商引资工作情况。相关产业链链长,松山产业园、桃村镇、工信局、投促中心和同兴实业、兴邦新材料主要负责人作了表态发言。
 
    会议采取视频直播形式召开,市级领导班子成员,各镇街党(工)委书记、镇长(主任),市直各部门、省市属驻栖各单位主要负责人,全市服务企业专员,规上工业企业主要负责人在主会场参加会议;各镇街副科级以上干部、市直部门中层以上干部在分会场参加会议。(李志超)